
即将在5月6日正式就任德国联邦总理的弗里德里希·
梅尔茨(Friedrich Merz),虽然带领基督教民主联盟(CDU)赢得了全国大选,却始终无法赢得德国民众的广泛信任。最新民调显示,梅尔茨的个人支持率持续下滑,大多数德国人对他缺乏信任,特别是在他与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关系上的模糊态度,更加剧了公众的质疑。
根据计划,梅尔茨将在本周一通过CDU特别党代会批准与中左翼社会民主党(SPD)的联合执政协议,随后由社民党党员进行投票确认,预计4月30日公布结果。然而,即便正式接任总理职位,梅尔茨也难以在民众中赢得掌声。
根据《明星》杂志(Stern)4月发布的一项Forsa调查,仅有21%的受访者认为梅尔茨值得信任,比去年8月下滑了9个百分点,比今年1月再跌3个百分点。同时,仅40%的受访者认为他具备强有力的领导力,27%的人认为他了解民众关切,这两项指标均自1月以来下降了9个百分点。唯一稍显积极的是,约60%的受访者认为梅尔茨的表达通俗易懂。
德国政治教育学院院长乌尔苏拉·明希(Ursula Münch)指出,梅尔茨的困境并非完全源于个人原因,而是受制于当前碎片化的政治格局。以往,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组成的大联合政府曾代表超过80%的选民,如今,这两大党派加起来仅能代表45%的选民,政治版图的深度分裂令任何一位领导人都难以获得压倒性支持。
梅尔茨近年来的多次政策急转弯,进一步侵蚀了他的公信力。今年1月,他首次在联邦议会依靠德国选择党的支持通过一项动议,尽管AfD部分派系已被德国情报机构认定为民主秩序的威胁。而更令支持者失望的是,不久之后,他又在债务刹车改革问题上与社民党和绿党达成协议,允许新增高达1万亿欧元的贷款,这与他选举期间誓言反对增加国债的承诺背道而驰。调查显示,当时约73%的德国人认为他欺骗了选民,其中包括44%的CDU/CSU支持者。
实际上,梅尔茨长期以来在德国女性选民中支持率极低。2024年3月的调查显示,仅有9%的18至29岁女性将他视为理想总理人选。1997年,他在联邦议会投票反对将婚内强奸定罪,去年又因反对性别平衡内阁而遭到批评,今年2月谈判代表全为中年男性的照片曝光后,更加剧了他“排斥女性”的形象。
此外,梅尔茨在东德地区的支持率也一直落后于AfD的艾丽斯·魏德尔(Alice Weidel)和社民党的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分析认为,这一方面与他对俄罗斯的强硬态度不受当地选民欢迎有关。
尽管全球右翼民粹主义有所抬头,梅尔茨试图以直言不讳的作风赢得支持,但民调结果表明,这种策略收效甚微。2018年,他在竞选CDU党魁时曾豪言,要将党支持率拉升至40%,并将AfD支持率腰斩。但现实却截然相反:自2022年梅尔茨第三次竞选成功并领导CDU以来,党支持率停留在24%左右,而AfD则从11%一路增长到24%,如今与基民盟几乎并驾齐驱。
不过,梅尔茨尚未真正执政。乌尔苏拉·明希指出,如果梅尔茨能够避免像朔尔茨政府那样陷入内部分裂,并且没有遭遇类似新冠疫情或乌克兰战争升级这类外部
危机,他仍有机会实现削弱AfD的目标。但这需要时间与现实的考验。
明希强调,遏制AfD的最佳方式,不是仓促宣布难以兑现的难民政策改革口号,而是推出切实有效、民众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政策成果。只有在经济预期改善、难民人数下降之后,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才可能逐步恢复。
曾因在黑石集团(BlackRock)任职而被视为具有经济管理经验的梅尔茨,如今更多被公众记住的却是他在移民问题上的民粹言论。这种倾向不仅未能让他摆脱与AfD的对比,反而使他在德国选民心中的形象更加模糊而矛盾。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