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非
德语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在德国教育体系中的机会较少。
在家不说德语的儿童处于劣势
一项涉及88万名在德国生活的未成年人微观普查显示,在非德语家庭成长的儿童进入学术型高中(Gymnasium)的可能性仅为德语单语家庭儿童的一半。Gymnasium是德国学生如果希望进入大学学习通常必须就读的学校类型。
数据显示,仅有20.1%的非德语家庭儿童进入Gymnasium,而单语德语家庭的这一比例为40.9%。这对那些父母均为非母语德语者或完全不讲德语的儿童而言尤为明显。
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指出:“在家缺乏德语环境以及双语背景往往与其他因素相关[...],例如家庭在教育机构或劳动力市场方面缺乏经验。”
来自双语德语家庭的儿童也处于劣势
研究还发现,即使是在双语德语家庭成长的儿童,例如父母一方为母语德语者,另一方讲其他语言,他们进入Gymnasium的可能性仍低于单语德语家庭的儿童。
社会阶层因素同样重要。研究显示,被归类为“外语儿童”(fremdsprachige Kinder)的群体中,有35.8%来自被认为“远离劳动力市场”(arbeitsmarktfern)或依赖社会福利的家庭,而在双语家庭儿童中,这一比例为23.8%。
此外,较晚进入德国教育体系的儿童因知识缺口而处于不利地位,而幼儿园(Kita)的早期融入被认为尤为重要。研究作者解释道:“来自非德语家庭和双语家庭的儿童进入托儿机构的比例低于仅讲德语的儿童。”
研究建议采取全面措施促进社会融合
为应对这些不平等现象,研究作者建议:“旨在促进移民家庭儿童社会融合的措施不应仅仅关注语言习得,而应全面应对他们面临的各种特殊挑战。”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