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驻柏林记者余鹏。今天和大家聊一聊老迈的德国如何让自己“变年轻”。
说起德国,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老牌的发达工业强国,也是最早迈入“少子化”的大国之一。生育问题不仅关乎到每个小家,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历史上,从1963年到1973年,短短十年时间里,德国生育率从2.5跌到1.5。于是,德国政府在1973年成立了联邦人口研究所,以提高生育率,维持社会正常运转。
不过,德国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生育率还是持续走低。德国联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马丁·布贾德回顾到:“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西德的生育率只有1.2到1.4之间,2009年的生育率只有1.3,年轻人群体规模很小。”一般来说,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不会让人口总数随着世代更替而下降。而提高生育率也是历届德国政府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不过,近期有统计数据显示,德国的生育率慢慢走出了低谷,恢复到1.607,接近欧洲平均水平。布贾德说,这与儿童保育设施和家庭政策的扩大直接相关,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提高了生育福利并增加了对儿童保育的投资。
具体来说,德国的鼓励生育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财政补贴、育儿时间和基础设施。
首先,子女出生后,父母可共享14个月的带薪产假,父母双方可以自由分配休产假时间,但是其中一方最多可以领取12个月的“父母津贴”,每月可获得300至1800欧元不等。有专家经过测算发现,一对中等收入的德国夫妇的“父母津贴”相当于产前收入的80%。此外,德国政府还发放“子女津贴”。两者相加,一对夫妻在产假期间的收入和产前相差并不大。
其次,根据规定,如果在产假期间每月领取的津贴减半,那么产假可以延长一倍,最长28个月。布贾德表示,这一政策让夫妻双方在时间安排上有更多弹性,旨在鼓励父亲更多地参与到育儿当中去。根据统计,2020年,德国有超过40%的父亲领取了“父母津贴”,而在2008年前这个数字只有21%。如今在德国的公园里,父亲单独带孩子也已司空见惯。
除了产假和津贴,德国政府近十多年来扩大了全日制日托班和小学,逐渐普及教育机构对儿童的全天照管。与十年前相比,德国如今全日托的儿童比例已有大幅提高,目前全德国已经有近一半的小学生在全日制小学上学。这意味着父母双方,尤其是母亲一方能更早地回归全职工作。
布贾德指出,通过政策设计,鼓励父亲积极参与到育儿当中去,让女性能更好地平衡家庭和事业,才能真正激发生育的意愿。尽管目前生育率还远未达到理想的2.1,但是布贾德乐观地认为,德国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