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作者:沈忠浩 / 魏含聿
德国文化往往给人严谨、刻板的印象,就像德国时装店陈列的服装款式,总不如相同品牌在法国店里展示的那样色彩斑斓。不过,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德国青年人有着属于自己的群体文化——拒绝刻板、追求个性,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下,倾向多元的文化体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德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德国人喜欢读书,特别是在地铁上读书,俨然成了一道文化风景。从书店的畅销书单来看,德国人最爱侦探类小说,受众年龄层分布广泛。相比之下,魔幻类小说在青年群体中更受欢迎,而德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有所下滑。
德国蒂宾根大学大三学生纳塔莉·布兰德斯告诉记者,业余时间她喜欢窝在家里喝茶看书,舒适而自在。此外,她与许多朋友都喜欢形式多样的聚会,除了喝酒聊天,经常组织各种游戏比赛和不同主题的派对,有时还会一起烧烤或徒步野营。
当被问到是否喜欢上网、使用社交软件时,她说:“我平时上网时间不多,因为网上没有真实感,身边经常玩社交软件的朋友也不多。我们更喜欢面对面地交换故事,收获分享的喜悦。”
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克劳斯·西本哈尔认为,青年文化没有指导方向,而是群体内相互影响的结果。当下的德国青年群体文化并非全新的文化,大多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的选取与加工,并加入了情感导向。
而在德国青年教师汉娜·麦戈伊看来,德国年轻人的思想独立性强,个体差异较大,兴趣爱好呈现多元化。
在德国,电影、戏剧、芭蕾舞、室内乐等各种艺术形式都有较固定的业余爱好者,且各类爱好者人数较均衡。麦戈伊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有助于多元文化的传播与分享。
以流行音乐为例,布兰德斯告诉记者她喜欢听西班牙民族音乐,因为这种音乐热情奔放,令人轻松愉悦。“不过,身边朋友喜欢的音乐类型各异,有的喜欢摇滚,有的喜欢爵士。我们会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音乐,但也坚持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
德国青年群体乐于接受多元文化,追求国际化的文化体验。受欢迎的影视剧、综艺节目大多来自海外,主要原因在于德国电视台引进外国影视剧作品速度快,数量大,内容多样,类型丰富。此外,德国本土影视剧多为伦理、文艺、哲学类题材,整体节奏较慢,不太符合年轻人口味。
中德建交45周年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交流日趋频繁,中国文化日益受到追捧。从语言文字、图书音乐到美食服装、影视戏剧,德国年轻人热切感受来自东方大国的文化魅力。
如今,业余时间学习中文的德国年轻人越来越多。在一年一度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德国赛区,越来越多的非汉语专业选手崭露头角。在今年5月的比赛中,来自慕尼黑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的贝姆哈德·黑夫纳拔得头筹。
“我期待在中国认识更多新朋友,接触更多中国文化知识。”黑夫纳说,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随着德中经贸往来日益频繁,许多德国公司和中国联系密切,学习汉语将为他未来的职业生涯加分。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