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 王娟 2022-04-02 0"
每年柏林的两座市属火葬场都会举办一次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近距离了解其建筑历史、现代化火葬场的运行方式以及德国殡葬行业现状。笔者不久前鼓起勇气第一次前往位于柏林城东特雷普托-科佩尼克区的火葬场一探究竟,所见所闻完全改变了以往自己对殡葬机构沉闷、压抑的刻板印象。
曾是好莱坞电影取景地
进入火葬场所在的城市公墓,远远看到一座灰白与石青色相间的现代风格建筑,一大早就有很多市民来到现场等候第一场关于火葬场建筑和历史的导览。工作人员告诉大家,德国于1911年开始实行火葬,最早在此地修建了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火葬场。二战中,原建筑被严重损毁,上世纪50年代经历过一次重建。
两德统一后,旧建筑因结构存在问题而被拆除,柏林市政府为重建火葬场举办了一项国际建筑设计比赛,最终胜出的方案来自设计了德国联邦总理府的舒尔特斯和弗兰克建筑师事务所。新的火葬场1999年落成,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拥有当时欧洲最先进的火葬设施,因其“将深刻的情感与功能上的灵活性完美结合”,当年即获得了业内重要奖项。
火葬场建筑整体高11米,屋顶留有圆孔,立柱贯穿了屋顶,让内部空间在视觉上更加舒展和开阔。户外的光线可以透过立柱顶部与屋顶之间的空隙照进来,模仿了古罗马神庙的采光方式,给人以仰望星空时恢宏壮丽的观感。建筑内外墙壁和各部分空间都没有冗余的装饰,保持了以浅灰和石青为主的简洁明快的配色,营造出既庄严肃穆又充满希望与生命力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兼有历史感和未来感的建筑曾是好莱坞知名科幻电影《云图》和《魔力女战士》的取景地,也出现在德国电视纪录片《24小时柏林——一日生活》的镜头里。
数字化和自动化的火葬流程
在开放日活动中,最特别的环节莫过于跟随工作人员深入位于地下的技术设备间,了解数字化和自动化的火葬流程。为了保持对死亡主题的敬畏,这些地方是不允许拍照的,但仅仅走访参观下来就已经深感震撼了。
火葬场拥有一间可容纳628具棺木的大型冷库和一间法医专用冷库。装有逝者的棺木在交接后以电子方式登记,棺木外壁贴有信息条码,内部放置一块带编号的耐火石,以确保火化后的骨灰能够明确对应逝者身份。火化系统由电脑控制,通过感应回路控制升降装置,将棺木沿既定轨道运送到焚化炉中。焚化炉分上中下三层,借助可旋转的钢板隔开,可同时燃烧三具棺木,而不会混淆骨灰。
火化完成后,还有传统和新型两种骨灰坛供逝者家属选择,后者采用了可降解的天然材质,数年后会连同骨灰一起化为尘土,重新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大力倡导环保的德国人选择以如此奇特而浪漫的方式诠释生与死的循环往复。
此外,火葬场的3间礼堂平时用于举办火化前的葬礼仪式,礼堂的建筑声学构造非常适合演奏现场音乐、致悼词。石青色百叶窗格挡住了一部分室外光线,可以让前来哀悼的亲友置身在暗影中,但恰好能够照亮棺木所在的位置,棺木会通过地下的自动升降台缓缓上升到地面。
体验墓碑雕刻
德国人在面对“死亡”这个话题时的坦然和不避讳同样令笔者惊讶。开放日当天,火葬场大厅里设置了3个图书展台,摆满了柏林市图书馆推荐的关于生老病死主题的书籍,其中一个展台摆放的是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看的童书。在德国人看来,虽然关于疾病、死亡和告别的书籍并非简单轻松的主题,但这些也是不可回避的生命的组成部分。孩子们迟早需要面对亲人的离去,他们会提出“死亡是什么”“逝者要去哪里”“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这样的问题,而答案就写在这些优秀的儿童读物中。
在德国有一个能够用艺术的方式来诠释死亡的传统职业——“石匠”。德国各地墓园中那些生动的墓碑雕塑都出自匠人之手。火葬场大厅里设有专门介绍石匠工作的展位,笔者也在师傅的指导下现场试了试手,锤子很沉,笔者费了好大力气才在坚硬的天然石块上凿出了一个浅浅的不规则图案,可见这项传统手艺的门槛并不低。据石匠师傅介绍,近年由于德国殡葬方式和习惯的改变,对于石刻墓碑的需求明显减少,石匠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很多石匠学徒在完成职业教育阶段后,都会继续参加文物保护和古迹修复方向的培训,将这门古老而特殊的手艺应用于历史和文化领域。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
推荐浏览
推荐浏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