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 作者:陈闵榕
对于许多人而言,说起德国,最先想到的是汽车、机械制造。 不过,德国不仅是先进的工业大国,其农业、畜牧业也有相当突出的表现——特别是在“养猪”这方面。
德国饲养超过2700万头食用猪,仅次于西班牙,是欧洲第二大、世界第四大猪肉生产国。德国人每人平均每年吃进36.2公斤的猪肉,超过所有肉类消费的一半。德国也是全世界属一属二的猪肉出口大国,2016年的出口量居全球之冠。
有趣的是,德国并没有像中国和美国那般的幅员辽阔,那么德国是如何运用这样相对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养猪呢?
事实上,德国有51.1%的土地面积为农业用地,养猪场占其中的18%(300万公顷)。全德国总计有近2万5千家的养猪业者,平均每家饲养超过1122头猪,大多采用规模化和自动化生产,因而拥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与品质控管。养猪场主要集中在下萨克森州的西南部地区、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的北部地区,以及下巴伐利区和巴登-符腾堡州的东北部地区,其中下萨克森州的养猪户占全德近三分之一。
关于养猪业,德国有许多相关的法令和规条。其中详细说明了养猪场的设置与建造规范,尤其必须考量土地条件和每头猪所须的饲养空间。普通一头50到110公斤重的猪需要0.75平米的空间。如果是有机饲养猪则需要至少1.3平米,再外加1平米的流动空间。
德国养猪业讲求卫生、效率、低成本生产,且大部分养猪场采取专业分工,分别是小猪的饲养和肉猪的育肥。不过,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厂商采用垂直整合的生产线,也就是包揽从育种到屠宰的所有的生产阶段。
在饲养方面,德国养猪业使用标准化的机械喂养和电脑控制的通风设备。每一个生产阶段都有特定的养育空间。
养猪周期
受精与待产:德国母猪一年至少配种两次,几乎多采人工授精。配种的这段时间,母猪会待在专门受精的“配种舍”里,最长待4周。成功受精的母猪会被饲养在“分娩舍”一起等待生产。一般来说,从怀孕到生产大约要115天。
生出与培育:约于预产期的前一周,母猪会被带到产房。产房的设置可以避免母猪因产后不便而把小猪压死。平均一头母猪生出12头小猪。经过3至4个星期的哺乳后,小猪们就会被带到“保育舍”。
育肥到屠宰:3至4周大的小猪会在“保育舍”,经过12周的饲养后被送到“育肥舍”,大多以12到45头猪一群为单位饲养。喂养的食物以谷类和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为主,例如大豆粉。大约六个月便可达到屠宰标准—120公斤。
如何保证猪肉的品质?
严格把关,定期追踪:自小猪的出生、育肥到屠宰,各家养猪业者在每一个环节都受到德国国家食品监督机构的严格监控。
在小猪出生后,业者就会给小猪编号,以利往后的追踪与检查。许多业者使用电子识别,记载小猪自出生到育成的所有记录,使每头猪的来源清楚可溯。屠宰肉猪的前后,肉质也会受到检验,包含病原体与药物残留量的管控。
“普通猪”与“有机猪”哪个好?
随着动物保护意识抬头,德国近来也有所谓的“有机饲养猪”。在有机饲养的环境下,动物拥有较多的活动空间,免于传统牢笼的紧迫,使动物能在较自然的条件下生长。这也是德国近年来在畜牧业致力发展的重点,希望能以符合生物道德的环境来饲养动物。
不过“有机饲养”可不便宜。业者须要提供每头猪较多的生长空间,相对能饲养的猪数量就减少了。对猪的检验与管理会比集约型来的慢且不容易,生长环境的要求与周期也都提高,因此有机猪的价格也会比较高。目前德国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猪肉还是来自集约型的规模化生产,猪肉品质同样经过认证,但价格比较亲民。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