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杂志
德国人向来有节俭的美名,不论是阔绰或拮据,都有存钱的习惯。但这样的美名是怎麽来的呢?
「存钱── 德国美德史」正于柏林展出,向世界解释为什麽德国人疯存钱。
首先,当然不是人人当把德国人的节俭当美德。德国人的节俭,好几次成为笑话裡的梗,而德国政府僵化的财政政策和巨额贸易顺差,都是美国华府和国际货币基金(IMF)的挖苦对象。
但回头去看造就德国人习惯存钱的原因,就会明白一切不是偶然。「存钱── 德国美德史」展览显示,过去200多年,银行和政府就不遗馀力地鼓吹「存钱是为了确保未来安稳」。这慢慢的让存钱深入德国人骨髓,成为一种民族性。
宣传语调有时洋溢着鼓励,有时甚至充满威胁,要人们未雨稠缪,或是鼓励民众购买债券为战争出一份力,两次大战后,政府也鼓励国人买债券帮助国家重建。
当个好公民
存钱的概念,早在启蒙时代就在德国人心中埋下种子。它教导人们:负责任、有道德感的人应该把钱存起来,照顾自己也照顾家人,而这有益社会福祉。
银行会走访学校,让孩童及早接触存钱这件事。整个国家很快地赶上了这个潮流,19世纪初,地方上的储蓄银行爆量增加。
展览策展人沐夏拉(Robert Muschalla)说:「政府很快的意识到,储蓄银行带来许多功能。一方面,可以避免人们陷入贫困,另一方面协助社会控制,第三则是在拿破崙战争后,满足地方需求。」
走过艰难时期,也塑造德国人爱存钱的性格。一次大战,德国人受鼓励购买战争债券协助国家。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共和宪政政体的威玛共和国成立,国家陷入拮据,但德国人存钱心态不变。更值得一提的是,1923年后,超级通货膨胀让德国的钞票变废纸,甚至有家长把成捆的钞票给孩子当积木玩。
但走过恶性通膨后,德国人依然不改储蓄性格。
希特勒1933年掌权时,他再度用「节俭和节约是爱国责任」这样的宣传手法轰炸德国人,同时宣扬「犹太人手握大量资本」,要德国人不要输。整体存款量瞬间暴增,且被用于资助战争。
二次大战后,银行的广告手法改变了,反映生活型态正在异动。从1970年代起,广告语调转变为:储蓄并不是道德上的义务,而是一种习惯,让你负担得起奢华品以及前往度假。
儘管近年来,德国维持低利率,德国人仍不改储蓄性格。展览指出,「走过超级通货膨胀、全球经济危机以及创纪录的低利率,德国人储蓄的比率依然很高。不论经济情势、政治发展变化,德国人皆不为所动。」
沐夏拉形容,德国人几乎像是有存钱癖,不管怎麽努力,就是要有盈馀。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