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
欧盟开始敦促其成员国的每个家庭都准备一个“三天生存包”,以应对最坏的情况。这个应急包应包括饮用水、工具、身份证件等多种生活必需品。
作为欧盟最新“应急准备战略”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表示,希望27个成员国的居民,包括
德国在内,开始储备基本的生活物资和资源。委员会鼓励每个人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应对危机,例如制定家庭应急计划并储备关键物资”。
具体而言,所有居民都应拥有一个“应变包”,内含足够维持至少72小时的食物、饮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欧盟解释称,此举是为了“应对可能影响一个或多个成员国的大规模跨领域事故和危机,包括武装攻击的可能性”。
欧盟危机管理事务专员哈贾·拉比卜(Hadja Lahbib)在社交媒体上详细列出应急包应包括的物品:食物、水、药品、火柴、收音机、护照等身份证件,以及瑞士军刀等多功能工具。作为这项倡议的一部分,欧盟还将设立一个全欧“应急准备日”,提醒居民定期检查和更新自己的应急物资。
全球紧张局势升级,欧盟高度戒备
拉比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欧盟,我们必须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因为面临的威胁已今非昔比,我们必须更具前瞻性地思考。”她补充说,“知道在危险来临时该做什么,本身就是避免恐慌的手段。”她还提到新冠疫情初期曾出现的囤货潮和超市商品短缺现象,强调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此项措施被普遍视为对俄乌战争持续及其不确定局势的回应,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重返美国政坛的背景下,战争的走向更加难以预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一封致欧盟领导人的公开信中指出,欧盟必须为“各种危机做好准备,从潜在冲突到气候灾害、疫情以及网络威胁”。
德国持续加强国内应急准备
此次倡议借鉴了北欧国家及瑞士的经验。这些国家早已建立起完备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例如,在瑞士,政府会向居住在核电站方圆5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发放碘片,并建立了国家级的应急储备系统,储备食物、燃料、药品等关键物资,同时建议每位居民都准备好自己的三天应急包。
在国内方面,德国也正在加紧推进应急准备工作。面对不断升级的国际局势,德国政府已决定放宽“债务刹车”政策,设立总额达5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用于修复关键基础设施和增加国防支出。此外,德国政府还于去年宣布,将重新启用公共防空地下掩体网络。
这一系列举措反映出,在不确定性剧增的时代,欧盟及其成员国正从多个层面积极提升应对危机的能力。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