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以准点和高效著称的
德国铁路,如今却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频繁的延误、列车取消和基础设施老化,使德国
铁路公司(Deutsche Bahn)深陷泥潭,而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巨额投资。
“德国铁路正经历过去30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德国铁路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卢茨近日在柏林发布2024年年报时坦言,“我们在多个关键领域的表现远远落后于目标,也未能达到乘客的期望。”
2023年,德国铁路的准点率创下历史新低,仅62.5%的长途列车能在延误不超过六分钟的情况下到达。而这个数据并未统计那些中途终止或被取消的列车,真实情况甚至更加糟糕。乘客的愤怒在数据中清晰可见:仅去年,德铁就因延误和取消赔偿乘客近2亿欧元,比前年多出约7000万。
不仅运营状况不佳,财务状况同样堪忧。德铁去年录得27亿欧元亏损,尽管账面显示的亏损额为3.3亿欧元,但这得益于政府注资18亿欧元用于维修保养。即便如此,公司债务已高达326亿欧元。
这场危机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卢茨自2017年上任以来,多次承诺将实现“强大铁路”的转型愿景,并于2019年推出了以提升运输能力和助力气候政策为目标的战略。然而,疫情冲击、通胀高企和基础设施老化令这一转型进程屡屡受阻。
事实上,铁路系统的基础设施问题长期被低估。许多铁路设备早已过时,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铁路总长超过3.3万公里,其中大量路段因严重磨损导致故障频发。2023年,德铁投入创纪录的76亿欧元用于维修,但系统老化程度之深,使得未来所需的数字化控制技术难以有效落地。
为此,德铁启动了大规模翻新计划,拟在2030年前对40条主干线路进行升级,总里程达4200公里。其中首个完成的是“里德铁路”——连接法兰克福与曼海姆的70公里路段,耗资约15亿欧元,比原计划高出15%。期间更换了全部轨道和接触网,对20个车站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并升级了信号系统和隔音设施,施工期间线路被完全封闭达五个月。
2024年,德铁还将启动对汉堡至柏林间约280公里线路的改造工程。该线路是德国使用频率最高的城际直达线路之一,日均服务3万名乘客。工程将于8月开工,预计耗资22亿欧元,并封闭9个月,施工期间两地通勤时间将增加约一小时。
尽管大修工程带来诸多不便,但卢茨对2030年前完成的这项“史无前例”的翻新计划抱有高度期待。“我们正在尽自己的职责,”他说。但他同时强调,仅靠铁路公司远远不够,政府必须为项目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包括简化规划审批流程,并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就在近日,德国政府宣布将投入5000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让卢茨倍感欣慰。这一由正在组阁的基民盟、社民党与绿党联合提出的巨额债务融资计划,主要用于国防和交通设施的现代化改造。
德铁希望从中获得充足资金。除了原已规划到2030年投入的500多亿欧元外,公司还预计未来在铁路重建、扩展和数字化方面需额外投资1500亿欧元。卢茨强调,高效的基础设施对社会意义重大,对德国这个位于欧洲中心的交通枢纽而言更是不可或缺。
他还指出,铁路系统在当前欧洲安全环境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军事作用。德铁承担着军用物资在德国境内的运输任务,其稳定性与韧性关系着整个欧洲的战略通道。
面对沉疴难解的铁路系统,这场长达数十年的翻新之战才刚刚打响。德国要重拾铁路荣光,任重而道远。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