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德国保守派领袖弗里德里希·梅尔茨赢得大选后,
德国企业界纷纷
呼吁新政府尽快恢复稳定,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
经济增长。然而,梅尔茨能否兑现承诺,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德国经济持续低迷已超过两年,预计2025年将迎来第三个衰退年。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萎缩0.3%和0.2%。经济疲软导致市场信心受挫,也使政府面临更大的改革压力。
在经济形势恶化的背景下,德国选民在最新的大选中用选票终结了由总理奥拉夫·朔尔茨领导的三党执政联盟,转而支持梅尔茨及其所在的基督教民主联盟(CDU)与其巴伐利亚姊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CSU)。该联盟在此次大选中赢得28.5%的选票,而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SPD)得票率仅为16.4%。
梅尔茨在选后明确表示,不会寻求与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AfD)结盟。尽管AfD在此次选举中获得20.8%的支持率,成为议会第二大党,但其激进立场使其难以进入执政联盟。同时,CSU也排除了与绿党合作的可能,后者的支持率下降至11.6%。在此情况下,CDU与SPD的联合政府成为最可能的选择。
对于德国
企业界而言,选举结果带来了一定的安心感。科隆经济研究所(IW)此前发布的研究显示,大多数企业都认为,与AfD合作将对德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在经历了前政府解体后的数月不确定性后,企业界迫切希望新政府能够迅速恢复政治稳定,并采取果断措施推动经济改革,特别是在促进增长和恢复竞争力方面。
然而,并非所有经济专家都对新政府抱有乐观预期。德国经济研究所(DIW)董事会成员亚历山大·克里蒂科斯指出,如果最终形成CDU与SPD的大联合政府,德国经济可能仍将陷入类似于安格拉·默克尔执政16年期间的停滞状态。他认为,尽管CDU与SPD曾在默克尔执政期间合作执政12年,但经济增长乏力,改革力度有限,即便CDU在某些时期与自由民主党(FDP)合作,也未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活力。克里蒂科斯表示,若CDU与绿党组建联合政府,改革力度或许会更大。
德国企业界对于此次选举的结果也有不同看法。德国雇主联合会(BDA)主席雷纳·杜尔格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表示,他更倾向于保守派与FDP组成联合政府,这样的新政府或许能更加专注于恢复德国的国际竞争力。
除了经济停滞的隐忧,德国政坛的极端化趋势也给改革前景带来了挑战。近年来,德国政治生态出现明显变化,极右翼AfD的影响力持续上升,使得德国政治改革的核心议题——“债务刹车”政策变得更加复杂。“债务刹车”机制将德国政府的年度新增借款限制在GDP的0.35%,尽管这一政策旨在控制国家债务水平,但也被认为阻碍了公共投资。
然而,随着AfD在此次大选中的得票率翻倍,相比2021年的选举取得了显著进步,主流政党已难以在议会获得修改宪法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数票,这意味着调整“债务刹车”政策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AfD的崛起还引发了企业界对劳动力市场的担忧。
德国经济高度依赖外籍劳动力,而AfD的强硬移民政策和排外言论可能加剧德国的人才短缺。DIW的克里蒂科斯警告称,AfD的言论可能助长德国社会的排外情绪,使得企业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面临更大困难。近期IW发布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在AfD影响力较强的地区,企业在招聘外国工人方面遭遇更大阻力。此外,德国融合与移民研究中心(DeZIM)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近十分之一的移民背景人士正在认真考虑因AfD的崛起而离开德国。
面对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德国企业界希望新政府尽快采取行动,以应对经济衰退和结构性问题。德国家族企业协会主席玛丽-克里斯蒂娜·奥斯特曼表示,极端政党的影响力应当被削弱,而政治中心势力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应对国家面临的挑战。
企业界提出的诉求清单相当庞大,其中包括削减官僚主义、实施税收改革、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数字化转型、改善教育体系、优化移民政策、妥善应对贸易冲突以及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此外,克里蒂科斯还强调,德国需要在公共财政方面更加现实,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政府必须在延长工作年限和增加财政支出之间做出取舍。
金融市场同样关注德国新政府的政策走向。CMC Markets金融分析师约亨·斯坦茨尔指出,如果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成功回归白宫,并重新挑起贸易冲突,德国政府需要迅速作出反应。“如果特朗普不断发出威胁,而柏林方面迟迟没有明确回应,这将严重影响市场信心。”
面对复杂局势,梅尔茨承诺将尽快组建政府,他希望新政府能在2025年复活节前后正式就位。德国企业界则期待,新的执政团队不仅能带来政治稳定,更能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增长,带领德国走出衰退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