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安全会议即将召开,
特朗普的影响挥之不去。尽管他本人不会出席,但美国总统对欧洲防务开支的施压以及对乌克兰战争的立场,仍将在会议上掀起波澜。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安全政策论坛之一,慕尼黑安全会议长期以来都是美欧关系的晴雨表。然而,自特朗普上台以来,跨大西洋关系发生了剧变。以往,美欧虽然存在分歧,但仍保持着紧密的合作与相互尊重。然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让这种稳定的关系逐渐瓦解,使会议成为观察美欧紧张局势的重要窗口。今年,这种紧张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
在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调变得更加强硬。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原则,即便这意味着可能牺牲盟友的利益。预计此次会议期间,与会的欧洲政要和军方高层将不得不面对来自华盛顿的新压力,特别是在国防开支和乌克兰战争问题上。
本届会议将于2月14日至16日在慕尼黑巴伐利亚霍夫酒店举行,预计将有6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会。美国方面,副总统JD·万斯和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已确认出席,但新任国防部长皮特·海格赛斯尚未表态。此外,美国国会代表团的规模也创下新高,新任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也将到场。
近年来,特朗普对欧洲盟友在军费开支上的态度日益强硬。他曾在竞选期间指责欧洲国家“占美国的便宜”,尤其对德国的国防预算颇有微词。长期以来,美国承担了北约的大部分费用,并为欧洲提供军事保护,但特朗普要求欧洲盟国承担更多责任,甚至提出盟国应将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5%,远高于当前北约设定的2%标准,而德国甚至连这一最低门槛都难以达成。
特朗普政府削减对国际组织的资金支持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慕尼黑安全报告》指出,特朗普阵营的核心观点是,即便是美国这样的全球强国,资源也是有限的,必须优先满足本国需求。这种“资源有限”理念已成为共和党外交政策的主流思维。
乌克兰问题同样是本次会议的焦点之一。在美国的领导下,西方国家一直向乌克兰提供援助,但特朗普的立场可能改变这一局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特朗普的乌克兰事务特使基思·凯洛格都将出席会议,有传言称,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在此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乌克兰战争的解决方案。会议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对此态度谨慎,他表示:“我们希望慕尼黑会议能够推动乌克兰的和平进程,目前也有迹象表明,会议可能在这一议题上取得进展。”不过,他强调,任何和平方案都必须确保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受侵犯。
俄罗斯方面,今年依然未受邀参会。霍伊斯根指出,受邀的前提是“愿意进行对话”,但只要普京仍拒绝承认基辅政府或泽连斯基总统,就不可能展开建设性对话。不过,俄罗斯反对派人士及非政府组织代表仍然受邀出席。
除了安全问题,特朗普的扩张政策也在欧洲引发担忧。此前,他曾扬言,如有必要,不排除通过武力吞并格陵兰岛。这一言论在欧洲引发强烈反应,德国总理朔尔茨警告称,美国必须遵守国际法,强调“领土完整性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必须适用于所有国家”。
与此同时,德国国内政治也将在此次会议上占据重要位置。会议召开时间正值德国联邦大选前一周,选情进入白热化阶段。多位德国政要确认出席,包括被认为最有可能成为新一任德国总理的基民盟党魁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德国未来的国防开支问题无疑将成为会议的一大议题。在预算紧缩的情况下,德国及整个欧洲如何提升自身安全能力,将成为与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宫,跨大西洋关系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在慕尼黑,欧洲各国将不得不正视现实,寻找新的应对方案,以应对这位美国总统带来的挑战。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