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的中左翼政府面临解体风险,外界对提前
选举的猜测愈加高涨。此举是否有助于恢复德国政局的稳定?
最近,德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提出了一项经济改革提案,成为引发争议的导火索。作为自由民主党(FDP)主席,林德纳在一份18页的文件中呼吁,通过削减企业税、放松气候监管和减少福利开支来推动“经济转型”。然而,这些提议与其联合政府的中左翼社会民主党(SPD)和绿党的主张相冲突,被视为一种挑衅。林德纳的这一举动引发了联盟内的强烈批评。
林德纳声称,此文件的公开是一场“泄密事件”,本意并非公开。
在此时刻,距离2025年预算发布仅剩一周,财政政策的争议愈演愈烈。保守派反对党趁势再次呼吁提前选举。
按原计划,德国下一次联邦选举应在2025年9月举行,通常每四年进行一次。然而,如果总理在议会失去支持,则在政治危机中可以启动提前选举。尽管德国的提前选举极为罕见,但作为重要的民主手段,它仍然受宪法保护,需获得包括总统在内的多方批准。
根据德国宪法,提前选举的启动并非由议员或总理直接决定,只有通过两种方式才能解散联邦议会。
一种情况是,如果总理候选人未能在议会中获得绝对多数(733个席位中至少367票),总统有权解散议会。然而,这种情况在联邦德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另一种情况是,总理可以在议会中发起信任投票,测试其在议会中的支持率。如果未获得多数票支持,总理可以在21天内正式请求总统解散议会。
在议会解散后,需在60天内举行新选举,与正常选举流程一致。迄今为止,德国历史上仅有三次提前选举,分别是在1972年、1983年和2005年。
勃兰特:东向政策的大胆尝试
1972年,时任总理的维利·勃兰特因推行“东向政策”引发广泛争议。他致力于缓和冷战期间西德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这一政策在西德国内引发分裂,导致多名议员退出,使得政府支持率骤降,与反对党基民盟(CDU)和基社盟(CSU)的支持持平。为打破僵局,勃兰特在1972年6月24日呼吁提前选举,认为公民“有权确保立法不受阻碍”。他在议会发起信任投票,并计划故意失去信任票,从而使选民重新确认他的总理地位。这一策略虽引起争议,但勃兰特最终如愿。他在1972年11月的选举中获得创纪录的45.8%的选票支持,社民党在选举中大获成功,投票率更是达到91.1%,创下历史新高。
科尔:通过提前选举巩固执政基础
1983年,基民盟的赫尔穆特·科尔通过建设性不信任投票上台,但他希望通过提前选举获得更强的合法性。在1982年12月,科尔在议会发起信任投票,并故意失去信任票,促成议会解散。尽管部分议员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这是对宪法的不尊重,但联邦宪法法院最终批准了科尔的做法。1983年3月,科尔在新选举中赢得了明确多数,政府得以稳定继续执政。
施罗德:改革之路引发的提前选举
2005年,社民党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在与绿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中推进了广受争议的“2010议程”改革,导致社民党在多次地方选举中失利,支持率逐渐下滑。面对不断流失的支持,施罗德在2005年7月主动发起信任投票并故意失去信任票,促成新选举。他认为,新选举可以得到民众对其改革路线的明确支持。然而,施罗德的期望落空,在同年9月的选举中,安格拉·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联盟以微弱优势获胜,施罗德失去了总理职位,默克尔上台执政,随后开启了长达16年的执政生涯。
当前德国的政治危机是否会重演这些历史场景,仍需拭目以待。然而,如果朔尔茨政府无法维持议会支持,提前选举将可能成为打破僵局的唯一出路。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