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乌克兰战争进入第四年,俄罗斯通过
德国向
欧盟输送
天然气的可能性再度引发关注。尽管这一设想数月前还被认为几乎不可能,但近期关于
北溪管道恢复运营的讨论正在升温。
据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在与美国的对话中提出,愿意在当前前线停火。同时,外界也在猜测,俄罗斯天然气可能重新融入欧盟能源供应体系。
上个月,德国中右翼政党基民盟(CDU)部分政治人士公开支持修复北溪1号受损的两条管道及北溪2号受损的一条管道。2022年9月,这三条管道在一起蓄意破坏事件中遭受严重损毁,仅有一条未受影响。
在战争爆发前,北溪1号一直负责将俄罗斯天然气输送至德国。北溪2号则在2021年9月完工,但由于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始终未投入使用。
美俄被曝均有意恢复北溪输气
据悉,美国和俄罗斯均有意促成一项协议,恢复北溪管道的天然气供应。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表示,与美国的谈判中包含了北溪问题。同时,有消息称,美国投资者有意收购北溪2号的所有者——瑞士注册的北溪2号公司(Nord Stream 2 AG)。
今年1月,针对北溪2号公司的破产程序被推迟至5月,法院文件显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曾指出,美国政府政策的变化可能对北溪2号项目产生“重大影响”。
投资顾问克里斯·韦弗(Chris Weafer)向德国之声(DW)透露,目前确实存在美国买家提出购买北溪2号基础设施的方案,意图作为中间方连接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商与德国买家。
不过,基辅经济学院的本·希尔根斯托克(Ben Hilgenstock)强调,美俄任何协议对欧洲而言并不具有决定性。他表示:“无论美俄就北溪1号或2号达成什么协议,最终是否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将由欧洲各国自主决定。”
能源成本重压下的德国企业
能源供应问题与德国经济密切相关。自2022年起,欧洲为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而引发的能源价格飙升,严重影响了德国企业的运营成本。
虽然能源价格近来有所回落,但若俄罗斯天然气重新进入欧洲市场,预计价格将进一步下降。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发言人对德国之声表示,不会就潜在的俄罗斯能源交易发表评论,但强调高能源价格只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众多因素之一。
德国化工行业协会(VCI)总经理沃尔夫冈·格罗斯-恩特鲁普(Wolfgang Große Entrup)也表示,行业欢迎能够降低过高能源价格的措施,但强调必须依赖“可靠的合作伙伴”。
他指出,俄罗斯在2022年8月单方面中止了北溪1号供气,“经过巨大努力,我们已在没有俄罗斯能源的情况下保障了能源安全。未来应避免再次陷入对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
政治反对声浪持续高涨
尽管廉价能源的诱惑依旧存在,恢复北溪供应在欧洲仍面临强烈政治反对。欧盟委员会近日重申,北溪2号项目“不符合欧盟共同利益”,不利于能源来源多元化。
欧盟承诺到2027年全面摆脱俄罗斯化石燃料,并计划于5月6日公布具体战略和路线图。
在此背景下,希尔根斯托克直言,支持恢复北溪管道将是“荒谬而危险的”。他警告称:“若重新开放北溪管道,等同于表明欧洲在对俄制裁问题上不再严肃,也将削弱遏制普京继续战争的努力。”
即便德国或部分欧洲政治力量倾向恢复北溪供应,现实中仍存在诸多技术障碍。北溪2号从未获得德国政府的法律认证,维修受损管道也需耗费巨大资源。
韦弗则表示,如果美国能成功说服欧盟接受相关协议,维修工程有望较快启动,并预计俄罗斯天然气可能以战争前约50%的水平重新进入欧洲市场。
然而,希尔根斯托克强调,欧盟必须向美国明确表示,北溪重启“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并坚守减少对俄依赖的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