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全球
汽车市场依然活跃健康,曾长期繁荣的
德国汽车
工业如今却陷入困境。如果与美国和中国爆发关税战,德国汽车工业的商业模式将难以为继。
短短一年间,德国汽车行业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这个行业还在创造历史性的营收和利润纪录,各企业充满增长信心。然而到了今年,销量和利润已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前景黯淡,企业高层一片恐慌。
电动车滞销,产业链承压
电动车(BEV)成为无人问津的库存产品,由于需求不足,经销商的库存已达到上限。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大幅削减生产,无论是电动车还是出口型的豪华车型均未能幸免。部分工厂产能利用率已低于50%,轮班被取消,甚至面临关闭,成千上万的裁员计划正在酝酿中。更为严峻的是,大型汽车制造商的困境正将成百上千的中小型供应商拖入深渊。
这是德国汽车工业自“经济奇迹”时代以来首次遭遇如此严重的挑战,而这一切并非因为全球汽车市场萎缩。事实上,过去几年中,全球消费者对新车的需求显著回升。但德国经济的“引擎”正失去动力,汽车行业难以独善其身。
繁荣时代结束,内外困局叠加
德国汽车行业的问题根深蒂固。从内部来看,管理层在电动车转型中的决策失误是重要原因。部分企业,例如大众和奔驰,将战略过于集中在电动车上(如“纯电动”和“豪华化”战略),但忽视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导致市场份额下滑。
从外部看,国际局势的紧张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困境。关税壁垒和保护主义的抬头不仅抑制了出口,也增加了进口原材料的难度。欧盟针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关税措施虽然旨在保护本地制造商,但却进一步加剧了供应链紧张。
能源和气候政策的失误同样让德国汽车行业雪上加霜。从2035年起禁止燃油车的新规,以及从2025年起实施的高额碳排放罚款,使得所有制造商被迫押注电动车。然而,根据市场数据显示,除了中国外,全球主要市场的电动车销量均下降了25%左右,这使得电动车转型成为一条难以为继的“弯路”。
关税战的威胁
最令人担忧的是潜在的关税战。如果特朗普再次施加20%甚至更高的关税,抑或中国对德国高端汽车加征关税,将彻底摧毁德国汽车工业的出口业务。这不仅会导致生产线的大规模削减,还会沿着整个供应链引发失业潮。以当前的全球格局来看,通过其他市场弥补出口损失几乎不可能。
数据显示,德国的汽车产业高度依赖出口,2023年生产的410万辆汽车中,有310万辆出口海外。美国和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非欧盟市场,但近年来,这两个市场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以中国为例,国产汽车制造商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小型廉价电动车更是迅速抢占了德国制造商的优势地位。
德国汽车工业的生存
危机德国汽车行业对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但在当前的多重压力下,这一曾经支撑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正在摇摇欲坠。
短期内,德国汽车制造商面临的不是单一问题,而是全球化逆流、能源政策失误和市场转型失败等多重因素的叠加。汽车工业的困境无疑将波及整个德国经济,正如前总理施罗德时代所经历的那样——只不过这次的风暴更为猛烈。德国必须迅速调整战略,否则汽车工业的黄金时代将彻底画上句号。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