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两国在地缘政治领域的竞争愈演愈烈,美国选择了保护主义路线。而
德国则面临着不得不随之而行的局面。分析师丹尼尔·斯特尔特指出,这一局面正在严重
威胁德国的
经济基础。
今年前七个月,中国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的贸易顺差,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其长期坚持的产业战略。通过这一战略,中国在太阳能技术、电池和电动汽车等关键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政府补贴在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仅凭补贴不足以解释中国的成功。中国在技术和生产标准上已经成为许多领域的标杆。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出口成功并非偶然。然而,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问题,中国采取的战略却充满争议——从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到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高负债,中国正试图通过加大出口来化解这些问题。而国内消费,特别是私人消费,尽管储蓄率很高,却依然低迷。这一现象背后还反映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西方消费模式的公开批评。
然而,这种以出口为导向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全球形势。西方国家的民众,尤其是美国人,正逐渐认识到,以牺牲本国就业机会为代价从中国购买廉价商品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这一点也在选举中有所体现。正如诺贝尔奖得主安格斯·迪顿所言,受益于这种策略的中国工人并不能在美国选举中投票,而在这些选举中,许多美国人却感到生活愈加艰难。
在这种背景下,唐纳德·特朗普八年前的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对中国问题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移民问题。如今,美国民主党人对中国的批评态度丝毫不亚于共和党人。现任总统乔·拜登不仅保留了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还大幅提高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的公开言论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变化的深远影响。她直言,“我们消费,你们借钱给我们”的模式并未提升美国的福祉。而在2023年3月,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詹姆斯·大卫·万斯在国会听证会上对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益处提出了质疑,并将其与美国的去工业化联系起来。
一方面是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另一方面是美国对其经济后果的反思,这一切都与全球主导权的竞争紧密相连。所有迹象都表明,一场贸易战正在酝酿之中。
欧盟和德国试图保持中立的努力可能将付诸东流,因为它们对美国的军事依赖过于深重。对于德国来说,这无疑是个坏消息,因为自由贸易的终结将动摇德国经济繁荣的基础。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