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成本、需求下跌再加上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德国汽车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利润丰厚的中国市场,德国汽车前景堪忧。
订单不足,购买力下降。德国经济笼罩在一片危机氛围之中。此外汽车制造商还面临一个结构性问题: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的转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带来高成本;而这些成本又必须由本该逐渐被淘汰的内燃机车辆业务来填补。
上半年表现还不错--大众(Volkswagen)、奔驰(Mercedes-Benz)和宝马(BMW)的销量及利润均有所增长。但全年的预测却仍然令许多投资者和股东感到失望。通货膨胀和不断上升的利率,对市场产生了抑制作用,对新车的需求也在减少。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主席穆勒(Hildegard Müller)警告说:"尽管我们看到产量增加,但这不是可以放松的迹象。"销售额仍然比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低五分之一。
特别是在纯电动汽车方面,德国的订单量在下降。目前,德国在这一领域的需求量仅为去年同期的60%左右。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汽车市场,则在新能源车辆领域不断扩大领先优势。如今,全球每两辆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行驶在中国。目前,中国汽车制造商只将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视作本土市场真正的竞争对手。中国购车者,尤其是高收入人群,近年来越来越倾向于购买国产品牌。行业领头羊是比亚迪(BYD),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PCA)的最新数据,上半年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销量比特斯拉高出29%。
"市场正在发生一场颠覆",大众中国董事会成员布兰德斯塔特(Ralf Brandstätter)表示。数十年来的行业领军品牌大众汽车在第一季度被比亚迪(BYD)赶超并取代,失去了第一的位置--比亚迪在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几乎是大众的20倍。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大众现在试图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Xpeng)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后者的专业领域涵盖电动汽车、软件和自动驾驶等。为此,大众汽车向这家初创公司投资7亿美元,计划首先推出两款大众品牌的电动汽车,并于2026年投放中国市场。
德国品牌是身份的象征
需要担心的,不仅是大众汽车集团及其高端品牌保时捷和奥迪,奔驰和宝马也面临激烈的赛道竞争。专门研究汽车问题的咨询公司贝里尔斯(Berylls)在其最新研究中指出,在豪华车市场上,"中国正在实现更迭"。在与德国传统豪车制造商的激烈竞争中,中国企业"正以超车道领先"。
贝里尔斯(Berylls)咨询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威利·王(Willy Wang)解释说:"对于德国制造商来说,这样的结果是令人担忧的。"因为其中国竞争对手在客户认知度方面明显领先。随着传统汽车市场向电动汽车方向的转变,整体情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过去,德国豪车被认为是中国新兴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身份象征,而本土品牌被认为技术落后,且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数字功能是王牌
研究称,目前,中国生产的汽车,主要凭借其复杂的辅助驾驶功能和娱乐信息系统等数字化特性占据优势--如果考虑到中国城市的交通状况,这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经典豪华车的舒适性和质量等传统优势上,中国车在客户认知中与老牌制造商几乎不相上下,甚至还稍稍优于后者。
中国客户的购车动机也开始从对品牌价值的青睐转向对技术含量的认可。 咨询公司贝里尔斯给出的观点是:"购买德国豪车的主要动机是出于对品牌的喜爱,而购买中国高档车则是对产品本身的认可。"
德国汽车制造商未能挤进前十
也难怪目前中国80%的电动汽车均来自国产品牌--在排名前十的电动汽车供应商中,只有特斯拉一家外国企业。而德国品牌无一上榜。
在包括燃油车在内的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中,中国品牌在2023年以51%的市场份额超过外国品牌,成为数十年来的首次。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65%,这是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在其"2023年全球汽车展望"(Global Automotive Outlook 2023)报告中所做的预测。
中国是汽车出口世界冠军
报告指出,就欧洲而言,其汽车销售量从长远来看将比新冠疫情前下跌超过15%。与此同时,欧洲汽车制造商还将在本土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电动车制造商的压力。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汽车出口冠军--2020年中国在这项榜单中还排在第六位。这个亚洲国家无论作为销售市场、出口市场还是生产基地,都在不断崛起。
来自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的汽车专家皮昂泰克(Fabian Piontek)说:"中国正在成为汽车超级大国。" 相反,欧洲汽车制造商则越来越多地在其本土市场扮演起市场份额捍卫者的角色。"德国汽车制造商获取创纪录的利润的时代即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