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欧中尤其是美中紧张关系继续是德国媒体关注的重要话题。就美国财长耶伦完成了对中国为期四天的访问一事,《南德意志报》认为,耶伦在北京推行了筷子外交,并在北京取得了一场社交媒体的胜利。其实,美国和中国之间仍然存在不信任,但美国财长的来访使双方现在愿意重新进行经常性的相互交流。
德国电视一台的印象是:尽管中美关系艰难,美国财长耶伦对其访华之行给予了积极评价。中国也表现出谨慎的乐观态度,并希望结束出口限制。但专家认为,耶伦访华的结果很有限。制裁继续是争议话题,而且中国采取的是反制西方制裁的措施。美国和荷兰限制对中国的芯片出口,中国就以限制本土稀土出口来回应。专家认为,中国的回应显示,中国领导层很绝望。因为中国对原材料的出口监控不会是长远的,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只是短暂的阵痛。与此同时,中国失去了一个出口市场。从中期来看,这一措施只会损害中国自己。耶伦访华时也谈到了冲突话题。但中国与乌克兰战争发动者俄国的密切伙伴关系以及中国侵害人权的行为给美中两国继续带来巨大分歧。在这两点上,双方相互靠近的可能性很小。但耶伦的来访显示,双方在小步相互靠近。
就中国宣布自八月起将限制出口一事,《法兰克福汇报》报道说,此事引起了德国邦经济部长哈贝克的担忧。中国限制关键矿产出口的决定将打击对欧盟去碳化至关重要的行业。这显示了西方国家为使供应链不受北京影响所做努力的局限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镓和锗生产国,这两种矿物质对半导体、电信和电动汽车行业至关重要。欧盟71%的镓和45%的锗来自中国。哈贝克担心,德国对中国的高度依赖会给德国经济带来问题。如果中国很快限制锂的出口,问题还会更严重。
德国电视二台就中国以稀土出口管制来应对西方对中国的芯片制裁表示,中国正在加大向欧盟出口原材料镓和锗的难度。贸易争端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这可能会给芯片和汽车行业带来后果。新的欧洲经济安全战略规定,对关键技术进口进行监控。现在,许多领域将中国零部件排除在外。中西方相互对决,现在引发了中国的经济反击。对于半导体、电信和电动汽车行业来说,中国的反制手段是很沉重的。尽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计划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事实与希望还是不一样。而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冲突会冲击汽车业。汽车业是德国工业的驱动力。但由于正向电动汽车转型,德国汽车业面临巨大挑战。如果中国攻打迄今为止生产了大部分技术芯片的台湾,那么,这里许多工业领域的灯光将熄灭。德国大众汽车会变得摇摆不定。沉睡之后,紧接着是猛然惊醒。欧盟正与其最重要西方盟友美国一道,全力打造自己的原材料基地和“芯片仓库”。耗资数十亿美元的位于勃兰登堡的英特尔芯片工厂只是其中之一。但是,要让这个工厂独立运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情。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