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一直很苦恼
生育率低,因此2016年新生儿数较前一年大幅增加7%的好消息一传出,媒体立刻兴奋地宣布「德国人又开始爱生孩
子了」,并归因于育婴津贴和幼儿园的普及。
不过,德国2016年79万2000名新生儿之后却维持平盘,甚至有微幅下滑的趋势。2019年总计77万8000名新生儿,较前一年减
少1%。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15至49岁生育年龄妇女人数减少,及每名妇女的子女数双双下滑,是德国新生儿数减少的主因。前者在过去4年减少2%;后者仅1.54人,相当于欧洲的平均值,但比非洲的4.4人、亚洲的2人都低。
此外,长期来看,德国女性第一次当妈妈的平均年龄也逐渐升高,从2010年的28.8岁上升到去年的30.1岁。严格说来,德国少子化的现象在过去10年并没有显着改善,如果不是政府
重金鼓励,情况可能更恶化。
德国的育婴津贴借镜北欧经验,为中断工作在家带小孩的父母提供诱因,2007年实施以来广受民众欢迎。德国育婴津贴的特色是父母亲都可以领,金额取决于收入高低,高薪者可领原本薪水的65%,低薪者可领100%,父母亲加起来最多可连续领14个月,政府每年为此支出73亿欧元。
除了育婴津贴,德国鼓励生育措施比较广为人知的还有育婴假及儿童金。前者指的是父母在子女满3岁前可向雇主申请留职停薪,在家照顾小孩;后者简单来说就是生得愈多补贴就愈多,每养育一名子女每月可获得219欧元的儿童金,一直领到子女18岁,为此德国政府2019年的支出总额高达388亿欧元。
过去幼儿园的普及程度在东西德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原因是西德的基督教文化鼓励妈妈在家带小孩,社会主义的共产东德鼓励女性就业,早早就将孩子送进幼儿园。
近年东西部托儿的观念逐渐拉平,3岁以下儿童上幼儿园的比例,从2008年的17.6%,大幅成长到2020年第一季的35% 。广建幼儿园让妇女得以兼顾家庭和工作已是全国的共识。
良善的托育环境可吸引年轻家庭移居,增加城市魅力。以人口370万的第一大城柏林为例,受惠于近年的家庭友善政策,全城有2700家幼儿园,可提供17万名1到6岁小孩托儿服务,而且费用全由政府负担,受到年轻父母的欢迎。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