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记者:田颖 / 张毅荣
近两个月来
德国新冠单日新增病例数保持在低位,
疫情似乎已“
软着陆”。德国总理默克尔在6月27日每周视频讲话中说,迄今为止德国较为平稳地渡过了危机。专家认为德国“平稳渡过危机”一方面得益于措施得力,另一方面也有幸运成分。
德国疫情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月27日至2月25日,这一阶段德国仅有零星病例, 传染链清晰;第二阶段,从2月25日起,德国疫情大规模暴发直至迈出解封步伐;第三阶段,从4月20日至今,即800平方米以下零售商恢复营业至今,德国在时不时出现聚集性疫情
的情况下逐步解封。
与其他欧洲重灾国比起来,德国抗疫的确“较为平稳”。据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7月7日数据,德国累计确诊病例196944例,累计死亡9024例,病亡率约4.6%,远低于一些欧洲国家10%以上的新冠病亡率。即便在疫情高峰期,德国重症监护室始终未达饱和,甚至还有余力接诊法国、意大利等国病患。
德国亥姆霍兹传染研究中心流行病学科负责人克劳泽对此结论则非常谨慎。他在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说德国比其他一些欧洲国家更好地处理了危机,现在恐怕为时尚早。”克劳泽认为,德国这一成绩
背后有多方面复杂原因,不乏幸运成分。
克劳泽说,疫情首先在欧洲其他国家迅速蔓延,相当于给德国拉响警报,使德国有较充足时间做防疫准备。此外德国的居住条件以及以小家庭为主的居住习惯也对防疫有帮助。此前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德国疫情大规模暴发源自那些去意大利、奥地利等国滑雪归来的人们,而这些人以青壮年为主,德国家庭多代同堂现象较少,因此疫情没有很快波及老年人等脆弱人群。
德国的抗疫成绩也有必然因素。克劳泽认为,德国的疫情监测体系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已经相当完善;此外德国的检测能力强,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实验室支撑起强大检测体系。
除这些硬件条件外,德国还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以及医疗保障措施:3月14日全面停课;3月15日实施邻国边界管控;3月16日关闭全国公共设施;3月22日,实施出行不得超过2人的“柔性禁足”;4月底实施乘公交和逛商场必须佩戴口罩的“口罩强制令”。
在医疗保障方面,从3月中旬起,各州便要求州内医院推迟不必要手术,腾出床位接收新冠患者。3月26日、27日全德共有超过1万张急救病床腾空,等待调用。整个疫情期间,德国始终对全国重症医疗承载能力心中有数。重症床位剩余数量、呼吸机数量等统计数据每日更新、公布。看着重症床位和呼吸机绰绰有余,对普通人来说也是一剂定心丸。
解封以来,多项封禁措施渐次解除,但目前保持1.5米社交距离和“口罩强制令”仍然适用。此外,德国还推出了自愿下载使用的感染者追踪软件。
德国联邦政府及一些主要官员还时不时提醒民众:危机并没有过去。默克尔6月27日说:“来自病毒的威胁依然严峻。”巴伐利亚州州长索德尔7月6日说:“为政者不应释放错误信号,让人们误以为险情已过去。”联邦政府则于7月6日亮明立场,支持继续实施“口罩强制令”,各州卫生官员也就此达成共识,结束了是否应取消“口罩强制令”之争。
疫苗研发是抗疫的另一战线。德国目前已有2款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候选疫苗,一款由总部位于德国的“生物新技术”公司开发,另一款由德国“痊愈”疫苗公司开发。
从目前情况看,对疫情保持警醒和谨慎仍是德国主流共识。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