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 作者:Christoph Hasselbach
默克尔领导基民盟18年。这个周五是她告别的日子,在完成作为党主席的最后演讲之后,党内成员对她报以近10分钟长的热烈掌声。她是
如何改变了基民盟的呢?而基民盟会继续奉行默克尔的方针路线吗?
2000年初的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是一个由男人"一统天下"、不偏不激的保守大众政党,有些乏味,但也有国家担当和明确的基本原则。政治学家尼德迈尔(Oskar Niedermayer)对基民盟进行了如下描述:十分重视自由经济政策,一个保守的、秉持基督教价值的政党。
自信的基民盟当时陷入危机,在此前的大选中败给了社民党。当时的联邦总理科尔让来自前东德的年轻的默克尔进入其内阁,默克尔因此被称为"科尔的小姑娘"。但是她很快就超越了自己。尤其是当基民盟陷入政党献金丑闻时,默克尔发表公开声明,与其政治教父保持了距离。几个月之后,她自己便成为基民盟党主席。作为一名来自东德的新教徒、一位离过婚的女性自然科学家,当时她在科尔的基民盟党内显得格格不入。
此次竞争基民盟党主席的候选人之一弗里德里希·默尔茨(Friedrich Merz) 是当时对默克尔持保留态度的人士之一。当年默尔茨也是众多男性竞争者中的一员,他们都认为自己可以成为更好的政党领袖,其中包括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然而默克尔将他们所有人都踢出局。当她2005年出任联邦总理时,再也没有人能够对她构成威胁。一旦涉及到权力问题,她便表现出了她强硬的一面。但是从外表上看,她始终给人理性平和、值得信赖的感觉。
科尔领导基民盟25年,默克尔超过18年。尼德迈尔称之为"默克尔时代"。之所以这样称不仅仅是因为她担任党主席的时间长久,更主要的是她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这个政党,使该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都走上偏左的路线。
党主席的"大转弯"
在默克尔领导下发生的许多变化在科尔时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最初她并没有被视为有雄心做出一番变革的领导,反而常常受到行动迟缓、决策犹豫不决的指责。但是后来情况很明显:恰恰是在最重要的问题上,默克尔经常是未经党内讨论便悄悄做出决策。在多个问题上她的决定都让人感到意外。
2010年时,人们眼中的默克尔是一位善于勤俭持家的"施瓦本家庭主妇"。金融危机期间,她排除了为债台高筑的希腊提供财政援助的可能性。但是没过多久,她便为启动一揽子援助计划的首批援助资金开放了绿灯,之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注资。欧元和欧洲的团结成为其重要议题之一。
2011年,默克尔被视为赞成发展核能的政治家。然而在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之后,她一夜之间来了一个360度大转弯:执政联盟决定让核电下马。
2013年默克尔还对上届红绿执政联盟实施的双重国籍制表示反对,然而2017年她却又不顾党内的决定全力为"双重国籍"辩护。
2004年,默克尔还认为多元文化社会"失败"了。但是2015年爆发难民危机时,她又说:"我们能办到"。为难民开放边境令基民盟分裂至今。
在2017年联邦议院选举到来之前,默克尔一直反对同性婚姻。但是在大选前不久,她又为同性婚姻平权法在联邦议院进行不受党团约束的表决扫清了道路。所谓的人人平等的婚姻法获得通过。
新的议题和立场
作为党主席的默克尔将基民盟推向了政治光谱的中间。在有些方面她也为自己赢得了加分。例如很多历来属于社民党或者绿党关注的话题,出人意料地被默克尔列入了基民盟的议事日程。家庭政策就是一个例子。 在默克尔的领导下,政府实行了父母育儿津贴和保障3岁以下幼儿入托的政策。联盟党因此在2013年的联邦议院大选中的得票率超过40%--如今这个得票率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此外,在环保和社会议题方面,默克尔也在保守派选民中得分。
直到移民和庇护政策导致了基民盟的严重分裂。虽然很多党内人士要求对申请庇护者和内战难民设置上限,但是默克尔表示反对。尼德迈尔说:"对这个问题她有自己的立场,而且不顾所有反对意见和非常尖锐的批评坚持这一立场。"
她的这一立场令基民盟在2017年的联邦议院大选中失去很多选票。默克尔提前辞去党主席职务也与其引起争议的移民政策有关。后来所有竞争默克尔继任的候选人都试图与她保持距离。基民盟籍的政治学者帕策尔特(Werner Patzelt)说:"总的来说这是基民盟非常成功的时期",但是"最终被蒙上阴影的原因是,默克尔过于固执,没有认识到对基民盟面对的最大危险是另一个政党在其右侧的崛起。"这个构成危险的政党便是德国选项党(AfD)。
开放的政党文化
竞选继任的过程可能最能说明默克尔时期基民盟所发生的变化:3位主要竞争对手公开"对垒"。其他人也开始敢于攻击迄今的这位女领导。这是基民盟中的一个新鲜事物。
今天的基民盟比以往更加开放和更加多样化,更能反映走向多元化的德国社会。虽然目前基民盟党内普遍渴望重新出现更为明确、保守的立场,但政治学家尼德迈尔说:"无论谁成为默克尔的接班人,时间都不会倒转。"尼德迈尔认为"根本不可能"出现倒退,而且"也没有人希望"倒退。问题最多是,"是完全按迄今的路线继续走还是进行适度调整"。无论怎样,党内的大多数人似乎都并不怀念科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