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性教育专家:性教育该伴随人一生

deguo2017 2016-05-25 0"

人民网-生命时报   作者:青木

  马丁·格奈尔克,德国联邦卫生部健康教育启蒙中心性教育专家,德国性教育研究所青少年性教育研究员,主持德国性教育科普传播,著有《与青少年谈性》、《性教育手册》等。

  长久以来,性在中国式教育中一直讳莫如深:生理课上,每逢学到男女生殖器,老师会让学生“自习”;异性青少年一有亲密举动,就可能被各种制止;就连很多成年人,在看到性方面的科学知识时,也会给其扣上“不道德”的帽子。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性教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此,记者专访了德国性教育专家马丁·格奈尔克,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学习一些性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

  《生命时报》:德国性教育占有怎样的地位,性教育有何重要性?

  马丁·格奈尔克:性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可分割的一个完整部分,性教育则是教育的一个完整部分。没有性教育,一个人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德国3/4的青少年在学校获得有关两性的知识,因此加强学校的性教育十分重要。德国各个联邦州文化教育局和德国健康教育启蒙中心会共同推出全德国统一的性教育教材。其他供参考的各类性教育教材多达数十种。

  在教育中,德国学校采取积极开放、基于对话形式的教育模式,强调性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重要位置,并突出情感和爱这两个基点。同时,引导青少年在处理性问题时,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为对方负责,负起“双重责任”。

  具体教育上,突破了传统说教式知识灌输,包括观看《从男孩到男人》、《从女孩到女人》等影片,进行主题讨论,角色扮演,访问少女妈妈等方式。

  《生命时报》:中国家长常常不知道怎样回答孩子一些关于性的问题,德国家长是怎样做的,例如“我从哪里来”?

  马丁·格奈尔克:除了学校外,德国的家庭在性启蒙教育中也起到关键作用。孩子的性心理是否成熟、负责任,与父母对孩子的性启蒙有很大关系。

  当孩子问及“我从哪里来”之类的问题时,德国父母都会耐心地将男女性别的生理差异形象地告诉他们,使孩子明白自己的性别角色。许多家长还会拿出一些早已准备好的“教材”,比如一本图文并茂的漫画书,来说明男女不同性别构造、男女恋爱、诞生小生命的过程。实际上,德国父母从小就带着孩子一起洗澡,这样孩子对大人的身体器官会有很自然的认识。同时,父母们平时并不郑重其事地谈性,而是实施“机会教育”。当孩子有问题时,抓住机会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性教育课。

  传统观点认为,妈妈跟女儿“谈女人”,爸爸和儿子“谈男人”。其实这种观点有些欠妥,妈妈也可以跟儿子谈,爸爸也可以跟女儿谈。如果父母意见一致,一起与子女谈性知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生命时报》:您觉得性爱教育从多大开始好?

  马丁·格奈尔克:统计显示,1860年,德国女孩第一次月经来潮的平均年龄为16.6岁,到2010年已降至11岁;男孩的性成熟期也同样提前,首次射精平均年龄提前至12.6岁。德国女孩和男孩第一次性交平均年龄分别是15岁和16岁。因此,在小学就开始性教育是极为必要且具有科学根据的。

  德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性启蒙教育。低年级没有专门性教育课程,而是把性知识的指导渗透在其他课程中,比如科学、宗教等学科。高年级则开展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同时,许多学校还设有专门的性教育周。

  性教育是终生教育,该伴随人的一生。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为人父母,甚至步入晚年,都需要补充健康的性知识,这样人生才更完美。

  《生命时报》:中国人经常告诉孩子在性爱方面不要做什么,您怎样看待这种“禁止式”教育?

  马丁·格奈尔克:实际上,全球的父母们都希望孩子在性爱方面不要越过“红线”。因此,不妨给孩子开出一些清单。这样,孩子会感到很有趣味,而不是反感。“清单”上可以列出一些要求,比如“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懂得保护自己”,“不能伤害另一个人”等。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网络社会,孩子能在网络中轻易接触性话题,在电视、电影、书籍中也常常出现,这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如果父母对“性”话题仍采取拒绝态度,反而会造成许多误区。 “禁止式”教育只会让孩子产生两种情况,一是缺乏性知识,形成性心理障碍;二是从网络等处获得不健全的性信息。

  《生命时报》:您觉得德国在性教育上还有什么经验值得分享?

  马丁·格奈尔克:性教育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系统教育工程。德国各个社会机构都致力于帮助父母成为子女更好的性教育工作者。像德国各地有上千家支援家庭性教育的机构,这些组织的机构人员由学者、社会工作者、性教育专家以及医师等组成,为父母和教师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进行技能培训,组织召开教育领域的会议。

  德国联邦卫生部、德国联邦家庭、老年人、妇女和青年事务部及德国联邦健康教育中心还在德国各地开展巡回教育活动,并与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制作各类性教育专题影片,普及健康的性教育观念。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

推荐浏览

德国中文网 2025-04-24
随着基民盟(CDU)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即将在5月6日当选德国总理,欧洲多国...
德国中文网 2025-04-24
在2025年德国联邦议会选举中,社会民主党(SPD)以现任总理奥拉夫·朔尔茨...
法国中文网 2025-04-24
尽管近年来法国与德国在多项议题上针锋相对,但两国关系正呈现回暖迹象。随着德国...
德国中文网 2025-04-20
德国社会目前正面临一个敏感而现实的问题:如何与部分极右翼化的德国选择党(Af...
德国中文网 2025-04-18
德国联邦议院日前决定不邀请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大使出席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
德国中文网 2025-04-18
尽管德国政府正计划重整军备、扩大国防力量,但成千上万的德国民众本周末仍将参加...
德国中文网 2025-04-16
随着德国新一届联合政府即将成立,围绕未来权力格局的讨论愈发激烈。尽管基民盟(...
德国中文网 2025-04-16
德国社民党(SPD)政治家拉尔夫·施特格纳(Ralf Stegner)批评基...
德国中文网 2025-04-14
在全球政经局势愈发动荡的背景下,德国的保守派基民盟/基社盟(CDU/CSU)...
德国中文网 2025-04-13
尽管尚未正式就任总理职位,德国当选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
德国中文网 2025-04-13
德国工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中小企业面临多重挑战,包...
德国中文网 2025-04-02
德国民众对战争和危机的担忧正在加剧。根据RTL和ntv委托的一项民调,许多人...

推荐浏览

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

CopyRight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