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 / 盖伊•查赞 / 译者:和风
德国政府将扩大其阻止外来投资的权力,具体做法是大幅降低可被部长级官员否决的交易的门槛,这进一步表明针对中资收购的保护主义情绪日益增强。
目前柏林方面可以否决欧盟以外实体收购德国企业至少25%股权的交易,而且只有在相关交易危及公共秩序或国家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行使这一权力。部长级官员们现在希望将这个门槛降低至15%。
经济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告诉《世界报》(Die Welt),降低门槛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审查敏感经济领域的更多收购交易”。《世界报》称,新法案有望在今年生效。
“我们希望能够更加密切地审查军工行业和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企业,以及与安全相关的其他某些民用技术(例如IT安全),”阿尔特迈尔表示。
德国越来越多地采取干预措施阻止中国投资,特别是针对运营关键基础设施的公司的投资,原因是担心该国一些最先进的技术落入中国人手中。
上月,德国政府指示国有开发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收购高压电网运营商50Hertz 20%股权,以防这笔股权被中国国有投资者买下。
上周,中国烟台台海(Yantai Taihai)撤回了对德国小型机床制造商、产品用于加工航空航天和核工业材料的莱菲尔德金属旋压机制造公司(Leifeld Metal Spinning)的收购要约,此前德国政府采取措施阻止这笔交易。这本来会是德国首次使用外国投资法来否决并购交易。
德国的更强硬立场是全球对中资收购的反弹的一部分。预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将签署扩大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权力的措施,使其成为法律。这个跨部门委员会负责从国家安全威胁的角度审查外来投资。与此同时,英国最近公布了一项120页的政策,旨在加强政府权力,阻止外资收购具有安全敏感性的英国资产。
中国也发起了反击。最近,中国没有批准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Qualcomm)收购一家荷兰竞争对手的440亿美元交易,此举被许多专家视为报复CFIUS拒绝多起中资收购美国企业的交易。
自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Midea) 2016年以45亿欧元收购领先的德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库卡(Kuka)以来,德国国内的保护主义情绪不断发酵。
《中国制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出炉后,德国对中资的戒心进一步加深。《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10年计划,目的是把中国从一个低成本制造国家转型为一个高科技强国,在10个先进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已经表明他们会借助一切手段实现这一目标,”专注于亚洲的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的副总裁胡谧空(Mikko Huotari)表示。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