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制造商不只依赖
中国市场,其
在中国也
设有众多工厂,如大众汽车(Volkswagen)在中国的工厂即约达26家,但德国
保时捷(Porsche)却最新表示,转移生产到他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对中国市场而言,欧洲生产仍然是「品质保证」,而「德国制造」的声誉也值得负担更高的成本,显示保时捷已排除在中国建立工厂的可能性。
2月14日《金融时报》报导,保时捷已排除在中国设厂的可能性,保时捷CEO Oliver Blume 受访表示,对中国市场而言,欧洲制的保时捷仍然是品质和价值的保证,因此
将保时捷的生产转移到他国「没有任何意义」。
Blume更称,为「德国制造」的品牌声誉负担更高的成本「是值得的」,且经销商和客户也都对「德国制造」表达支持,此外,拥有6个车型系列、去年共售出27.2万辆车的保时捷,在产量上也不足以支撑中国生产的策略。报导则指出,当前保时捷其中1款车型是在斯洛伐克制造。
Blume表示,中国的高端汽车市场发展快于预期,尽管保时捷并没有跟上发展潮流,但这也是因为该车厂的产品「100%来自欧洲」,且保时捷也能因此维持更稳定的价格,相对的,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的对手车厂需要推出很大的折扣,以刺激销售。
而保时捷旨在与特斯拉(Tesla)Model 3竞争、去年销售2万辆的纯电动跑车Taycan,也是在德国斯图加特的Zuffenhausen工厂生产,和保时捷具代表性的911车系是同1座工厂,Blume认为,Taycan的产地向客户发出了强烈的讯号,显示该车款是「德国设计制造」。
不过,尽管Blume坚持认为欧洲生产对保时捷而言是「双赢」,且这也是保时捷对欧洲发出的强大投资讯号,但市场力量仍可能会改变保时捷的全球业务,「我不知道10后的发展会如何,这要取决于产量和每个国家的法规」。
据报导,保时捷的汽车销量约有1/3由中国市场贡献,中国也是该车厂在去年销售额唯一增长(3%)的市场,而保时捷的姊妹品牌奥迪(Audi)同期的中国销售额则增长了5.4%、宝马(BMW)增长了7.4%、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增长了11.7%,此3家车厂也越来越藉中国的合资企业,为中国市场制造汽车。保时捷则每年约贡献母公司大众汽车40%的利润。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