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网 作者:冯迪凡
有迹象显示,默克尔政府正在酝酿
德国史上最严厉的
外资审查法案。
据多家外媒报道,在酝酿一年有余后,默克尔政府
将在本周三(12月19日)召开的内阁会议上通过《对外贸易和支付法案》的修改草案,其中将把目前非欧盟类企业并购德国企业的审查红线从25%股权大幅降低至
10%,审查的范围为涉及安全领域的企业。
值得指出的是,这样的审查门槛比此前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部长阿特迈尔(Peter Altmaier)提出的15%还要低,目前默克尔政府在针对非欧盟类企业进行外资审查的态度也不言自明。
2018年9月,德国经济与能源部宣布有意进一步收紧在德外国直接投资(FDI)审查制度,预计到2018年底将通过新的立法。伟凯(White&Case)律师事务所全球国际贸易和国际并购业务合伙人雅丽诺斯(Farhad Jalinous)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作为跨领域审查的一部分,当投资对公共秩序或安全构成威胁时,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都可以进行干预。
加大安全领域审查
据悉,德国政府在该修改草案中列出的审查领域涵盖各安全相关领域,又称“关键基础设施”领域,这不仅包括能源(譬如自来水供给)领域,也包括金融、医疗软件等领域,而有消息称甚至将涉及食物供应行业,如果收购
超过了一定比例,也要将其算在其中。
雅丽诺斯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根据《德国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与支付法案》,德国经济和能源部有权审查欧盟以外的外国投资者在德国境内开展的交易,如果该交易对德国的公共秩序或安全构成威胁,德国经济和能源部可以直接禁止或限制该交易。
目前,德国《对外贸易与支付法案》将针对所有行业的跨领域审查和仅适用于某些高度敏感行业的特定行业审查区分开来了。雅丽诺斯称,后者的范围包括武器和军事装备、加密技术及其他如侦察、传感器和保护技术等关键防御技术。
在跨领域审查中,此前德方列出的投资包括:对社区运作特别重要的关键基础设施的运营商、为关键基础设施运营进行特定软件开发与更换的公司、受托对电信设施实行组织性监控措施的公司、提供超过一定量的云计算服务的公司以及从事远程信息处理基础设施领域的公司等。
具体而言,此前的规定是,当收购直接或间接达到或超过目标公司股权和/或投票权的25%,无论这种收购通过资产还是股权交易进行,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都有权审查非欧盟投资者的所有收购。而按照目前的草案方案,默克尔政府似乎对25%的比例并不满意,计划继续加大审查力度。
实际上,自2017年开始,德国就开始考虑加强对外资的审查,并通过了《德国对外贸易法》的修订案。不仅如此,德国还在欧盟层面上
推进了欧盟整体的投资审查。2017年,德国联合法国和意大利推动了欧盟层面的外国直接投资筛选框架草案,该框架草案目前已进入最后立法阶段。
大多数交易仍然不受限制
当前,德国经济与能源部不仅审查意识大幅提高,审查力度也在不断加强。面对德国收紧的审查制度,外国投资者是否会真的受到影响?
雅丽诺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无论是公有还是私营,并购交易的各方都应认真将外国投资控制程序的风险考虑在内,这也通常是尽职调查过程的一部分。
他表示,如能研判《德国对外贸易法》和德国《对外贸易与支付法案》的规则,收购方甚至可能在签署股权收购协议或在公开交易宣布之前,就与德国经济与能源部展开讨论。
雅丽诺斯并指出,尽管最近有一些交易遭到否决,但从批准的交易总数来看,德国的投资环境对于大多数交易仍然是自由的。
不过,有不少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审查加强恐怕意味着投资周期的加长。
按照规定,针对特定行业的审查将在3个月的审查期(原为1个月)内完成。雅丽诺斯表示,在提交申请后,德国经济与能源部有2个月的时间来决定是否开启正式审查程序。随后,从收到所有必要文件起,进行正式审查的时间为4个月。但当德国经济与能源部和相关各方之间就减缓措施进行谈判时,审查期会暂停。
根据伟凯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数据,自2017年德国《对外贸易与支付法案》修订以来,德国经济事务与能源部评估了80个投资案件,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直接或间接涉及中国收购方。
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发布的《外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报告》,2017年,中国企业投资项目数量仍位居前列。2017年,中国在德国的投资项目数量达218个,名列第二;第一为美国,有276个项目;紧随中国之后的是瑞士,项目数量为204个;英国排名第四,超过40%的项目来自欧盟国家。
上述报告还显示,中国企业投资项目的主要行业为商业服务与金融服务,达17%,电子与半导体行业为15%,消费品食品为14%。中国企业所投资的业务范围最多为销售与市场支持54%,制造与研发为15%,商业服务为11%。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专家薄祖炎(Thomas Bozoyan)表示,“中国一直是德国最重要的外国投资来源国。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与美国交替成为在德国项目投资数量最多的国家。德国巨大的市场、良好的研发环境和‘德国制造’的品牌是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原因。中国企业在制造研发领域的增长也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