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
德国政府呼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加大经济多元化,但今年德国经济对中国的直接
投资仍然强劲增长。根据德国央行的统计数据,继今年第一季度的25亿欧元之后,第二季度这一数字增至48亿欧元。今年上半年,德国经济
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73亿欧元。这高于德国央行给出的去年65亿欧元的价值。这些数据与政界的呼吁形成鲜明对比。德国红绿灯联盟政府在2023年制定的新对华战略中,出于地缘政治原因,呼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德国媒体是如何分析和评估这些数据的呢?
德国电视一台看到的是:德国许多公司显然无视德国政府关于中国地缘政治风险的警告,尤其是德国汽车生产商大众企业在对华投资中跑在前头。但大众等企业直接投资中国的动机之一,也是为了缩短供应链。
德国《世界报》表示,新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所谓去风险化的呼声收效甚微。像大众汽车这样的公司,现在已经制定了自己的战略。大众称其战略为“在中国,为中国”,即面向中国市场的车辆也应该在中国生产。德国政府的成功因此很有限。但如果细看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对华直接投资波动较大。如果与去年上半年相比,那么,德国对华投资由去年上半年的82亿欧元,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73亿欧元。但去年第三季度是负价值,德国在中国的资产价值损失了约38亿欧元。因此,2023年德国全年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仅为65亿欧元左右,低于今年前6个月的73亿欧元。另外,今年上半年对华直接投资大部分来自企业此前在中国获得的利润。73亿欧元中的66亿欧元来自中国业务的收入。因此,从德国流向中国的新资本其实很少。
《柏林日报》看到的是,德国企业和德国经济部长的意愿背道而行。新数据显示,德国汽车等公司最近越来越依赖中国,制定了“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具体来说,也就是许多公司正在直接在现场扩大生产和供应链,从而增加直接本地化。德国工业联合会发言人在接受《柏林日报》询问时证实,许多公司已经采取了这一做法。他们决心通过区域重组或本地化来降低供应链中的所有风险。“这种情况正在大规模发生,尤其是在中国。”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政策负责人伊尔根马特斯认为,德国企业的这一中国战略是“以牺牲德国商业区位为代价的”。因为如果“在中国,为中国”能增加生产,那么就业机会将主要在中国创造,而不是在德国。“最终受益的不是我们,而是中国。”当然,企业采取这一战略的另一个原因是德国的选址困难问题。如高税收、官僚主义和技术工人日益短缺。一些德国企业回应称,中国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重要市场。增加投资并不意味着他们立即退出德国。例如,巴斯福化工巨头向《柏林日报》强调,中国是未来的化工市场。巴斯福发言人表示,“与过去一样,我们将投资于我们的客户所在的市场以及有增长的市场。”化学公司科斯创的回答是,“其他国家提供的是大幅降低的能源价格和较低的税务。尽管如此,我们将继续在德国生产。”一些专家担忧,德国企业代表没有从乌克兰战争及其对俄罗斯的依赖中吸取任何经验教训。中国和台湾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可能会给许多近几个月来日益加强对华贸易的德国企业带来毁灭性后果。
德国 blackout-news.de新闻网站看到的是,在对华直接投资中,德国汽车生产商处于前沿,他们主导投资,似乎无视德国政府关于地缘政治风险的警告。但现实并非如此。德国汽车生产商继续严重依赖中国市场。这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依赖。尽管有来自德国和欧盟的政治警告,但德国经济还有其他优先事项,企业似乎更看重中国市场提供的经济利益,而不是地缘政治风险。总而言之,德国企业目前将其经济利益置于政治考虑之上。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