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该向德国企业学什么?
人民网 作者:贺林平 朱俊杰 陆章辉
6月6日一大早,广东揭阳市凯链不锈钢有限公司老板周凯练就趁别人不注意,恭恭敬敬地把德国企业家请到了自己的工厂里。“过去,揭阳金属产业污染比较大,特别是酸洗,每月要处理普碳钢20万吨、不锈钢10万吨。而这家德国企业有一个独门秘技——用喷砂洗钢,代替过去用硫酸、盐酸,对环境无污染。”他狡黠地一笑,“你说,我怎能不待之如上宾?”
首届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
这是首届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在揭阳举行期间发生的故事。就在同一天,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5》显示,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英国大约落后100多年,比日本落后约60多年。“在揭阳举办这样的交流会,就是为了促进本土低端制造业与德国高端技术、产品的‘联姻’,从而实现‘引进型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同时,更是借助交流会和我们成立的中德集团、中德金属生态城、中德(揭阳)中小企业合作区这些平台,搭建德国企业走进中国,中国企业走向欧洲的桥梁,将德国人的创新精神、工业文明嫁接到我们自己身上。”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东说。
适逢芒种,6家中德合作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位于揭阳市揭东区的中德金属生态城(中德(揭阳)中小企业合作区),期盼着全年的好收成;此外,百余家德国、奥地利、西班牙企业带来105项技术成果及先进智能设备,与中国企业达成34项合作,并签订合作备忘录30项,会议纪要120项。那么,差距面前,除了先进的技术,中国制造还应该向德国企业学些什么?
一学先进技术
缩小技术的差距肯定是当务之急。这也是首届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交流会,以及中德金属生态城、中德(揭阳)中小企业合作区这一切的来源。
揭阳是金属产业的重地,大约3年多之前,一些本地企业家逐渐意识到:低端制造的路子越走越窄,利润越来越薄;家乡的水、家乡的土地再这样污染下去,对子孙后代没法交代。他们联合起来,成立揭阳市金属企业联合会,“初衷就是想一家出点钱,凑几个亿出来,把污染的问题解决掉。”被推举为会长的宏和集团董事长吴克东说。传统金属产业,污染最大的环节是电镀,其次是酸洗。为此,他们向市政府申请1000亩地,准备搞一个电镀园区。
可钱好凑,地也好批,没技术怎么办呢?如果还是原封不动地搬进去,电镀园区岂不成了另一个污染园区?他们在发愁,市长陈东也在思考。“不会,就找老师,向别人学;要学,就找最好的老师!”陈东提出了寻求德国先进企业开展合作的大胆设想。
一开始,99%的人都认为是天方夜谭。的确,第一次去德国,因为人生地不熟,他们不但没接触到任何技术,连德国工厂的门都没进得去。不过,德国工业区的整洁、干净,德国工业产品的高品质,还是深深震撼了企业家们,坚定了他们的决心。之后就是往上找省里,跑部委,求助一切可以牵线搭桥的人;而与此同时,德国由于欧债危机导致国内市场疲软,手上有技术的企业,也在寻找更大的市场。3年的不懈努力,中德合作终于从零到有,合作的领域也早已不再局限于金属行业。
成立于1956年的德国保库是塑料缠绕管道的发明者,主导了很多欧洲标准的制定。此次,他们与揭阳合作成立了保库智能管网系统有限公司并进驻中德金属生态城。“我们带来了多项知识产权,例如带有‘零渗漏、双壁管、泄漏报警装置’的PP塑料管道,还有我们先进的竖井垂直应力抗老化技术,将形成年产1万吨塑料管网的产能,并在生态城里完成5公里左右的PP管道试验段。”公司总经理宁好敏说。未来,他们还将在揭阳设立保库智能管网亚太研究院,将现有技术在智能化和网络系统方面进行再创新,将二次开发的更新产品再卖回到欧洲市场去。
更多的技术合作正在进行中。在交流会会场二楼,德国企业带了的上百项技术成果在这里展示,吸引了众多本土企业家如饥似渴的目光,甚至一度出现了主动抢拉德国代表回厂、回家的热潮。PERMX公司带来的3D打印技术,不仅有文字介绍,还有实物展示,被开盛钢铁公司总经理周潮开一眼看中,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通过合作,将他们已经成熟的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免去了重复研发的过程,能快速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周潮开对记者说。
二学创新精神
此次来揭阳的德国企业多为家族式的中小企业,可别小看它们,个个都有全球领先的看家本领。“德国中小企业对创新的追求,令我们汗颜,不管它企业的规模有多小,资金多薄弱,都不甘居于人后,总想做出点领先世界、独一无二的新东西。这在德国很普遍,几乎是他们企业的文化。”先后6次去德国考察的德高金属家具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高惠明感慨。
这次,他找到的合作对象是德国戴维特余热发电公司。一家典型的小企业,却用12年时间,先后花费1000多万欧元,研制成功一款利用烟囱余热为能源的发电机。高惠明说,他们双方4月已经签订合约组建了合资企业,把这项创新成果拿到中国来产业化。目前厂房已经建好,正从德国购置设备。“最终投资可能达5-6亿元。”
像戴维特余热发电公司一样,“德国工业之所以领先世界,之所有有那么多一流的技术,主要归功于中小企业这支生力军。”与会的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史伟哲告诉记者,德国有1400多家各个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里面有众多为了一个事业而奉献一生的人。例如巴符州80%的金属加工企业员工数量低于500人,他们实际上构成了德国工业的脊梁。
之所以如此,因为德国企业家对于创新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史伟哲说,德国是一个出口大国,在全球市场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家们认为,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出口市场上永远保持竞争力,永远处于领先的地位。他们不惜为创新投入大量的金钱,宁愿等待研制出优质的新产品后,把成本打到价格中去;也不愿通过重复生产陈旧的东西来赚取微薄利润。这就是很多德国产品品质高、价格也相对比较贵的原因。当然,针对中小企业创新资源缺乏的问题,德国的政府和企业也搭建了一系列平台。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中小企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每一个工人都堪称一名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此外,德国的投资机构也很乐于为有创新潜能的中小企业投资。
与之相反,中国的中小企业往往甘于简单模仿、重复制造,赚取较低的利润。这种反差让高惠明深受触动:“我们不仅要学他们的技术,更要学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内化为自我创新的能力,因为你不可能永远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买人家的技术成果,你总得有自己的东西。”他雄心勃勃地说,企业生产起来后,下一步就考虑研发,要把这个发电机大型化、小型化,不断优化改造。“我们的目标是每年拿出利润的10%,投入到研发上去,因为你的产品一投放市场,别人就会跟着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三学生态理念
去年3月底,习近平主席在访德期间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发表了《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见证了中德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其中一个重要项目是,“中德资源再生基地”的建设。目前,该项目正成为现实——交流会上,由德国资源再生环保企业欧绿保集团与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公司正式签约,在揭阳成立欧晟绿色燃料有限公司,引进其第三代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在中国实现本土化并进行生产。
据了解,目前中国70%的垃圾是通过第一代技术,即填埋方式进行处理的;目前,第二代焚烧技术正在推广,在中国也上了很多项目,但进展并不顺利,由于会产生二噁英、二氧化硫等有毒污染物质,在不少城市遭遇到老百姓的抵制。欧绿保董事长史伟浩告诉记者,他们的第三代处理技术是对生活垃圾先进行细致地分选,把有用、有害的物质挑出来,然后把真正可燃的进行焚烧发电,或做成碳棒。
“欧绿保公司是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典范。”曾经亲临欧绿保工厂的广晟董事长朱伟说,他们的工厂在柏林市中心,旁边就是一家巧克力工厂。“我们引进的不仅是他们的技术,还有他们的生态、环保、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是德国工业文明的核心之一。”
事实上,史伟浩坦言,德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也曾面临和中国当前一样的困局,例如鲁尔区的金属加工业污染了很多河流和土壤。但是,经过20年的改造,形成了今天这种天青水碧,工厂绿色环抱中的景象。他相信,随着中国政府和民众对环保生态问题不断重视,中国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会比德国进展跟快,做得更好。
如他所言,从揭阳市区出发往东沿335省道驶进揭东区,即将进入潮州界时一个左转,揭阳金属生态城呈现眼前。“之所以强调‘生态’两个字,就是我们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的决心。”陈东说。其中,“表面处理中心”的数栋大楼已经屹立在生态城内,楼体上“我们绝不会为了短期利益而出卖未来”的一溜大红字格外显眼。据介绍,这些是专门为本地金属电镀、酸洗企业设计的标准厂房,很多车间已经在安装设备,目标是打造成“零排放实验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整个生态城并不属于政府,而是由中德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来运营,它是本地金属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公司;而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运营,也是揭阳在推进中德企业合作上的主要手段。中德金属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裁刘飞舟说,公司在德国成立了6个办事处,聘请德国联邦雇主协会原会长迪特?洪德等人为德方代表,利用他们在德国工业界的人脉,为中德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促成合作后,为落户中德金属生态城的中德合作企业提供证照办理、环评、融资等一系列服务;还在生态城建立了孵化器和技术服务中心,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孵化、研发、设计、检测等公共平台性服务。通过此种模式实施“4个100战略”:即推动100家中德中小企业对接、交流、合作;实现100名德国专家工程师签约担任企业高级顾问;组织100项高新科技成果和先进设备展示、转让、转化,创立100亿元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流会,还有从广东佛山,乃至内蒙古包头、四川绵阳远道而来的中国企业代表参会,他们当然不是冲着揭阳,而是冲着聚集在这里的122家德国等国企业而来。未来,中德公司和金属生态城并不局限于服务揭阳乃至广东的企业,而是打造成一个中国企业与德国乃至欧洲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窗口、桥梁,服务整个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非商业目的使用,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德国中文网 www.de-guo.com
德国中文网 2024-10-13
德国外交部长安娜琳娜·贝尔博克计划近期访问中国。尽管德国在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
德国中文网 2024-10-11
作者:弗兰克-舒曼从北京到1300公里外的上海仅需四小时,这趟高铁旅程仿佛让...
德国中文网 2024-10-03
尊敬的施罗德前总理,尊敬的巴格尔国务秘书,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
中新网 2024-09-19
9月17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柏林会见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
德国中文网 2024-09-16
德国驻华企业对中国员工赴德签证的审批延误表达了强烈不满。德国驻华工商大会(A...
环球网 2024-09-14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9月13日例行记者会。会上路透社记者提问称:德国防卫...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2024-09-14
我很荣幸受习近平主席委派,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十二任特命全...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2024-09-14
2024年9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任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邓洪波偕...
新华网 2024-09-13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德国推介会11日...
中新网 2024-09-13
9月11日,德国企业家高峰论坛“中国日”分论坛活动在柏林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
德国中文网 2024-09-12
9月9日,德州(慕尼黑)经贸合作推介会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中国驻慕尼黑总领事馆...
德国中文网 2024-09-08
尽管关于“去风险”的讨论仍在持续,德国企业却在中国积极扩大其研究活动。这一情...